豆腐食品检测报告怎么写的-豆腐食品检测报告怎么写

1、首先填写生产工单编号和生产批次号,以便追踪生产过程。

2、其次在“添加剂名称”的一栏中填写使用的添加剂名称和规格型号,填写具体使用的添加剂重量或体积,需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写本次使用添加剂的原料名称和用量,用量需与添加剂用量相匹配。

3、最后在“使用人员”的一栏中填写本次使用添加剂的操作人员名字和编号,在“备注”一栏中填写本次使用添加剂的其他说明或需要特别记录的信息。

跪求食物中毒报告范本!!!!!!!!!高分!!!

大豆腐干豆腐都加工用两个都检测。豆腐的种类很多,营养成分也十分丰富,包括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中化所食品检测中心可对各类豆腐进行检测,出具第三方豆腐检测报告。包括千页豆腐,臭豆腐,豆腐皮,豆腐乳,水豆腐,大豆腐,魔芋豆腐,干豆腐等。豆干制品小零食类便于携带,口感也好,非常受消费者喜爱。豆干制品食品检测是对于豆干制品的质量检测控制。检测合格的豆干制品进入市场销售不仅是企业的良好信誉保障也是消费者食品安全保障。

豆腐怎么写

2000年11月27日,衢州市区徐某家庭6人进食猪肝半小时后相继出现以心率加快、心悸、四肢震颤为主的中毒症状。经调查认定为一起盐酸克伦特罗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1 中毒经过

2000年11月27日,徐某从菜市场购得猪肝1千克,加工后于27日中餐食用。该餐共同进餐人员8人,另有菜肴5只。半小时后,进食过猪肝的6人相继出现中毒症状,接诊医院以轻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一天无明显好转,28日下午报衢州市卫生防疫站。监督员调查后初步判定为盐酸克伦特罗中毒。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症状与体症 心率加快6人、心悸6人、四肢震颤6人、头晕4人、口干口苦2人、呕吐1人。6名中毒病人血常规检验均正常;症状较重2人的血胆碱酯酶活性分别为35、40个单位。

2.2 时间和人群分布 首例病人发生在11月27日12时30分,未例为27日16时。病人为徐某家庭成员和雇工,男性4人.女性2人,年龄8—30岁。

2.3 中毒餐次和潜伏期 除12月27日中餐,中毒病人72小时内无共同进食史,加上发病集中,认定该起食物中毒的暴露时间为11月27日中餐(12时)。潜伏期最短0.5小时,最长4小时,中位数2.25小时。

2.4 中毒食品分析 11月27日中餐共有菜肴6只,罹患率和相对危险度分析见表1。食用猪肝6人均发病,且进食量多的症状较重,未食用2人不发病。猪肝相对危险度无穷大,而其它食品最高仅为1.00。

表1 食物罹患率(%)和相对危险度分析

进食

未进食

相对危险度

人数

发病数

发病数

罹患率

猪肝

6

6

100.00

2

0

0

无穷大

菠菜

4

66.67

2

2

100.0

0.67

油冬菜

6

3

60.00

3

3

100.00

0.60

鱼丸

5

3

75.00

4

3

75.00

1.00

粉丝大白菜

4

4

66.67

2

2

100.00

0.67

油豆腐

6

2

66.67

5

4

80.00

0.83

2.5 治疗和病程 中毒6人中,小孩症状较轻,未经治疗,24小时痊愈。其它5名病人发病后口服阿托口片0.6mg,Qid,并补液,治疗一天后症状未减轻,停用阿托品。症状较重二人改用倍他乐克治疗25 mg,Qid,症状随之减轻,病程为70小时;另3人停用阿托品后未作其它治疗,病程分别为70、78、84小时。

2.6 卫生学调查 徐某家厨房卫生情况良好,各种原料、调料无异样。

2.7 检验结果 从徐某家采集的植物油、酱油、食盐、大米检验符合卫生标准。上述样品和剩余大白菜,菠菜有机磷农药残留阴性,未采集到剩余猪肝。

3 结果判定

该中毒为盐酸克伦特罗在猪内脏中残留引起的食物中毒。判定理由为:中毒病人均有盐酸克伦特罗的典型症状,且潜伏期短而病程并不短,符合盐酸克伦特罗进入人体内分布快消除慢的特点;部分患者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好,而用阿托品治疗无效;中毒食物为猪肝,符合盐酸克伦特罗喂饲畜禽残留的特点;盐酸克伦特罗进入动物体后,在肝、肺等内脏中残留量高。该市区2000年10月—2001年1月相继有3起食用猪肝、2起食用猪肺引起中毒的报告,病人共16人,症状与体症完全相同,无人与人之间传染。收集到2起中毒事件分别剩余的猪肝、猪肺各一份,经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盐酸克伦特罗含量分别为0.04mg/kg、0.2l mg/kg,证实在该地区供应的猪内脏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客观存在。该起食物中毒,仅为5起中毒事件中人数最多的一起。

4 小结

盐酸克伦特罗(β—兴奋剂),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瘦肉比和饲料转化率的作用,故被称作“瘦肉精”而用于饲料:但在畜禽产品特别在动物肝、肺、眼球、尿中形成残留,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政府已明令禁止其在饲料中添加使用。近期,各地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说明非法使用现象严重。农业部门应加强饲料、饲料添加剂和畜禽养殖的管理,并开展宰前尿样β—兴奋剂检测。卫生部门应开展上市肉品特别是动物内脏β—兴奋剂检测监控,防止类似中毒发生。

(收稿日期:200l—14—18)

豆腐的食品安全标准

豆腐写法如下:

豆腐,是一种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它以黄豆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浆、煮浆、凝固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豆腐口感细腻、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等矿物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豆腐的种类繁多,有嫩豆腐、老豆腐、石膏豆腐、卤水豆腐等多种。嫩豆腐口感鲜嫩,适合做汤或凉拌;老豆腐质地较硬,适合煎、炸、炖;石膏豆腐和卤水豆腐则是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在烹饪中,豆腐可以搭配各种食材,做出各种美味佳肴。

比如麻婆豆腐、红烧豆腐、家常豆腐、小葱拌豆腐等等。此外,豆腐还可以制成各种小吃和甜品,如豆腐脑、豆花、豆浆等。除了美味可口,豆腐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同时,豆腐中的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衰老,保持皮肤光滑细腻。总之,豆腐是一种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食品。无论是作为主食还是副食,它都能为我们的饮食生活增添不少色彩。

豆腐是发展历史

我国是豆腐的发源地。相传,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7-前122年)的母亲喜欢吃黄豆,有一次其母因病不能吃整粒黄豆,刘安就叫人把黄豆磨成粉,怕粉太干,便冲入些水熬成豆乳,又怕味淡,再放些盐卤,结果凝成了块状的东西,即豆腐花。

淮南王之母吃了很高兴,病势好转,于是豆腐就流传了下来。而豆腐的制作很可能是刘安在组织方士们炼丹实践中发明的。方士们在炼丹中使用了许多矿物和无机盐,偶尔发现石膏或其他盐类可以凝固豆乳做豆腐。

豆腐中含有硼砂的检验方法有谁知道吗?

凡事都需要一个标准。秦始皇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书同文,车同轨”。要是没有这些标准,很难说中国是不是能够维系两千多年的绵延不绝。语言的统一有多重要,欧洲就是例子。

民以食为天,故而豆腐的地位至少是跟语言同样重要的。汉朝发明的豆腐可能是中华民族饮食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农耕而非畜牧为主的中国人因此有了稳定廉价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如此重要,当然需要颁布一个国家标准。

如果事涉及语言又牵扯到豆腐,那更是双重重要。这么重要的事,是豆腐名称的翻译问题。

走在街上,大量公共标识的英文翻译不知所云,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更看不懂。不但看不懂,还闹出不少笑话。针对这一现象,最近几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了一套《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除了通用准则之外,这套标准还在交通、旅游、餐饮、文化等十三个领域给出了具体规范,并附上了3700多条推荐译文。

编写这套规范的初衷当然是好的,其中绝大多数准则和推荐译文也都符合英文的使用习惯。不过,某些词条似乎在符合译名规范和尊重既定使用习惯之间摇摆,“豆腐”就是其中之一。

1. 豆腐的推荐译名

国标推荐的译名是Bean Curd或Doufu,二者一意译一音译。

先来看Bean Curd。我小时候学英语,书本上有一些中国食品的英文翻译,豆腐就是这么翻译的。后来在北美生活多年,每每试图用这个词,对方都如坠云端。

平心而论,这个翻译不算坏。翻译从来就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文化和生活习惯是更大的障碍。如果一件东西在一种文化中压根就不存在,要通过对一个词的翻译把这件东西介绍到这个文化当中,让人明白它是什么,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情况下常见的做法是借助于目标文化中已经存在的一个类似的事物,比如把饺子翻译成Dumpling就是这种做法。

那么Bean Curd里面的这个Curd是什么东西呢?从字面上讲,这个词形容的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形状。从使用习惯上来说,它通常指的是经过发酵的奶块。单说curd,这是一种类似于酸奶但是比酸奶更粘稠更厚的奶制品。这在印度和英国比较常见,在北美很少看到。另外一个东西叫cheese curd,这是制作奶酪的发酵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半成品,形状是一寸见方的小块儿,很粘、韧性很好。从形状上讲,把豆腐翻译成bean curd,好像说得过去。但是,不管curd还是cheese curd都是经过发酵而成的。而豆腐的生产是不经过发酵的,中国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豆腐归为非发酵类豆制品。所以curd并不是非常准确。

Bean表示豆类,这没有问题。可是,在日常使用习惯中soy或者soy bean指黄豆,而单独使用bean则通常是指四季豆一类的豆。比如酱油一般译为soy sauce,绝没有bean sauce这种用法。

这么说来,bean curd这个翻译并不是很直观。有人考证过,这个词在美国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可是很不普及,基本上没人这么用。这也从侧面反应出这不是最优的翻译。

2. 音译好不好

从某种意义上讲,音译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标准要推荐使用汉语拼音Doufu作为豆腐的英文翻译。

这也是很常见的做法。比如意大利著名的甜品提拉米苏Tiramisu,名字原本只是创造这道甜品的餐馆给它起的一个商标,有人说是厨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道甜品,也有人说是“带我走”的意思。可是当它流行开来,其他文化中没有这样东西,就直接音译了这个名字。更有趣的一个例子是拿铁咖啡,英文写成latte,也是从意大利文音译过来。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可是在意大利文中这是很普通的一个词,就是牛奶的意思。意大利人喝咖啡的习惯,如果不加特别说明,都是不加奶的,特浓espresso,加奶的就是latte。

所以说把豆腐译为Doufu,一点问题都没有。

3. 使用习惯

如果说这个翻译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它不符合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英文中已经有了一个广为流传的词Tofu用来翻译豆腐。这个词是从日文音译为英文的,就像日式拉面译成Ramen。

没错,不论豆腐还是拉面,都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再由日本传到欧美的。可是一旦当这些音译词进入英语,它们就已经成了英语的外来词汇的一部分。如果说一定要正本清源,把它们改过来,恐怕要费些周折。

比如青岛啤酒的商标,根据标准的翻译方法,“青岛”应该按照汉语拼音拼写成Qingdao,可是在汉语拼音方案出台之前很多年,青岛啤酒就用Tsingtao Beer的商标卖到了全世界。今天的青岛啤酒仍然沿用这个商标。反过来说,外来词汇一旦进入汉语,使用习惯也不是那么容易改过来的。著名的强生公司英文叫做Johnson,跟NBA球星魔术师约翰逊是一个名字。可是不论强生还是约翰逊,在汉语中都已经是广为接纳的英语名词,不管是硬要把强生公司改名为约翰逊公司,还是把魔术师改名为强生,都很难让人接受。

一定要让别的国家按照自己的习惯更改译名,我们最熟悉的例子莫过于韩国要求中国把“汉城”的译名改为“首尔”。且不说这个要求被中国网民嘲笑了好一阵子,单就可操作性来说,这个要求起码是可行的,因为事件的主体是在外交活动中的两国政府。可是如果韩国政府要求全世界所有卖韩国烧烤的餐馆把它们的名字一律从“汉城烧”、“汉城烧烤王”改成“首尔烧”、“首尔烧烤王”,那就不但可笑,而且无法实现了——餐馆老板们可不会听他的。

中国的餐饮企业到底是要遵从国家标准把豆腐叫做doufu还是按照吃豆腐的顾客的语言习惯把它叫做tofu,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海外的中餐馆不必顾忌部颁标准,多半还会继续用tofu——一边是制定标准的老爷,一边是衣食父母,听谁的?

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早已被禁用,但目前仍有些单位或个人无视国家法律,在制作米面制品、腐竹、粉肠、凉棕等食品时,仍然加入硼砂。

硼砂是一种有毒物质,人食用到一定量时,可引起脑、肝,肾脏及皮肤黏膜的损害,严重的可发生休克。

食品中的硼砂污染检测方法如下:

(1)感官检验:凡加入硼砂的食品,用手摸均有滑爽感觉,并能闻到轻微的碱性味。

(2)pH试纸法:用pH试纸贴在粉肠、凉糠等食品上,如pH试纸变蓝,则证明该食品被硼砂或其他碱性物质污染,如试纸无变化则表示正常。

(3)姜黄试纸特性检验法:先将姜黄根研成粉状物,水洗几次,再用6倍的白酒浸泡,滤去不溶物即得姜黄液。再将快速滤纸截为小条状放在姜黄液中浸湿,置晴处烘干备用。

检测时将姜黄试纸放在粉肠、凉棕等食品表面并润湿,再将试纸在碱水中蘸一下,若试纸呈浅蓝色,则证明粉肠、凉棕等食品被硼砂污染,如试纸颜色为褐色,则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