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烹饪运用-豆腐烹饪运用什么原理做比较好
豆腐的制成
豆腐是怎样做成的呢?把黄豆浸在水里,泡胀变软后,在石磨盘里磨成豆浆,再滤去豆渣,煮开。这时候,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仿佛在豆浆桶里跳起了集体舞,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 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脑就是凝聚的豆类蛋白质。我们喝豆浆,有时就在重复这个豆腐制作过程哩。有人爱喝甜浆。往豆浆里加一匙白糖,豆浆没有什么变化。有人爱喝咸浆。在豆浆里倒些酱油或者加点盐,不多会儿,碗里就出现了白花花的豆腐脑。酱油里有盐,盐和盐卤性质相近,也能破坏豆浆的胶体状态,使蛋白质凝聚。这不和做豆腐的情形一样吗? 豆浆点卤,出现豆腐脑。豆腐脑滤去水,变成豆腐。将豆腐压紧,再榨干去些水,就成了豆腐干。原来,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腐干,都是豆类蛋白质,只不过含的水有多有少罢了。牛奶和豆浆差不多,也是胶体溶液。在新鲜的牛奶里,酪素,也就是蛋白质包裹着奶油,在水里分散开来,不停地运动矿所以,牛奶总是均匀的乳白色液体。让牛奶发酵,做成酸牛奶,酪素就聚集拢来,凝结成块,象豆腐脑似的。
豆腐是我国的一种古老传统食品,在一些古籍中,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叶子奇的《草目子》、罗颀的《物原》等箸作中,都有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的记载。中国人首开食用豆腐之先河,在人类饮食史上,树立了嘉惠世人的丰功。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丰富的营养。以下是几种主要动植物蛋白食品蛋白质价(以标准蛋白质价为100时)的比较:鸡蛋为100,牛肉为83,鱼肉平均为70,稻米为67,全麦粉为53,玉米为59,大豆粉为74,这说明大豆的蛋白质价可与鱼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属全价蛋白,其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好,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它都有。除蛋白质以外,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其绝大部分可以转移到豆制品中去。大豆油脂的亚油酸(人体必需的主要脂肪酸)比例较大,且不含胆固醇,不但有益人体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而且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病、肥胖病等常见病发生。大豆中也含有一些蛋白酶物质、皂甙和破坏维生素的成分,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但只要适当加热即可消除;另一方面,用大豆直接制成食品,人体对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制成豆腐以后,消化吸收率就可以提高到92%到95%。可见,豆腐是大豆家族中于人最有益处的。
豆腐不仅是味美的食品,它还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中医书籍记载: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赤眼、消渴、休痢等症,并解硫磺、烧酒之毒。这些,都陆续为现代医学、营养池所肯定,比如,豆腐确有解酒精毒的作用;豆腐可消渴,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俗话说“青菜豆腐保平安”,这正是人们对豆腐营养保健价值的赞语。经过千百年的演化,豆腐及其制品已经形成为中国烹饪原料训的一大类群,有着数不清的地方名特产品,可以烹制出不下万种的菜肴、小吃等食品。这是同豆腐及其制品具有广泛的可烹性分不开的。比如:它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以作主料、辅料,或充作调料;它可以作多种烹调工艺加工,切成块、片或丁或炖或炸;它可做成多种菜式,多种造型,可为冷盘、热菜、汤羹、火锅,可成卷、夹、丸、包等等还可调制成各种味型,既有干香的本味,更具独一无二的吸味特性,“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由于豆腐及其制品具有这么多的优点,难怪它脍炙人口,久盛不衰了。
当今,豆腐及其制品不仅仅是国人的常用食品,它已远出国门,风摩世界了。当美国炸鸡、牛排吸引着别国居民的时候,中国的传统食品——豆腐则以其独具的魅力进入美国市场,以其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突出优点而成为公认的理想食品,受到美国人的青睐。
豆腐美食的几种做法
1、煎肉片豆腐卷
1)把豆腐切成薄片,长度跟涮肉片的宽度一致,宽度则和一片口香糖宽度差不多。
2)最好是用猪肉片或牛肉片做这道菜。把肉片平铺在案板上,把豆腐片放在肉片的一端,然后,用肉片卷起豆腐。
3)把卷好的豆腐卷都摆到浅盘子上,在上面浇上生抽酱油、料酒、少许淀粉和少许白糖调好的汁,腌10-15分钟。腌制过程中要翻一次面。
4)煎锅里热少许油,把腌好的豆腐卷摆放进去,小火慢慢煎至豆腐卷的两面都成漂亮的金**,盛出摆盘即可。
2、酿三角豆腐
1)盒豆腐切成4个大小相等的方形豆腐块儿。取一块儿,沿着对角线切开,得到2个三角形。将三角形立起来,底边接触案板,竖切三刀,就切出4片厚薄相等的小三角块儿了。
2)在一片三角形的豆腐上,抹上拌好的虾肉馅,上面盖上另一片豆腐,然后,再抹上一层肉馅儿,再一层豆腐,四片豆腐为一组,之间夹上三层肉馅儿。
3)把豆腐放入蒸锅蒸熟。
4)用蒸豆腐流出的汁水,加一些辣酱,拌匀,浇在酿好的豆腐上,撒熟芝麻。
3、虾皮锅塌豆腐
1)鸡汤半碗、料酒一匙、盐适量、香油少许调成味汁,加入洗净的虾皮。葱末、姜末备用。
2)鸡蛋打散成蛋液,另取一只盘子放入面粉。
3)豆腐切片后,先沾上面粉,然后再裹上蛋液。
4)把沾了面粉和蛋液的豆腐片双面都煎成金**。
5)豆腐煎好之后,在锅里摆好,调味汁浇在豆腐上,撒上葱姜末,中小火,塌至汁尽豆腐入味就好啦。
4、金果绿叶
1)肉馅中加入一个生鸡蛋,以及洋葱碎、生抽酱油,盐,糖,料酒,白胡椒粉,香油,把肉末顺着一个方向用筷子搅打匀。
2)把肉馅儿填入油豆腐里。
3)锅里热一点点油,把油豆腐塞了肉馅儿的一面紧贴锅面,中小火煎一至肉馅儿金黄。
4)把肉馅儿的一面翻到上面,取一小碗鸡汤,加一点酱油,糖,搅匀之后,倒入锅里。
5)转小火,慢慢把汤汁焖干,使油豆腐入味。同时准备一些生菜叶子,把焖好的每一块豆腐塞肉放入一片生菜叶子里,装盘就好了。
5、韩式牛肉豆腐汤
1)牛肉一小块,切薄片,用生抽酱油腌上。嫩豆腐一盒切成大块儿。
2)锅加热,倒入香油,油温热的时候,倒入牛肉片,翻炒变色。加3杯水和2大匙料酒,盖上锅盖,烧开。用勺子撇去浮沫。
3)放入豆腐和一把干的裙带菜,也可以用切成小片的海带代替。再加一点点盐、胡椒粉和糖,盖上盖子,烧开后,转中小火,煮5分钟。
4)汤盛出时撒上点儿炒好的芝麻
老少皆宜的家常豆腐,在烹饪时该掌握哪些要领?
很多人非常喜欢吃豆腐,但是在烹饪新鲜豆腐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因为豆腐的质感太过于软烂,而容易出现豆腐破碎的情况。这样子虽然不会影响豆腐的味道,但是这样一盘菜在端上桌子之后,会让人觉得非常的不美观。那么,我们在烹饪豆腐的时候,该怎么做才能够避免让豆腐破碎呢?
对于厨艺技巧相对而言比较高超的人来说,在切豆腐的时候会在刀面上抹上一层食用油,这样子能够避免在切豆腐的时候,由于摩擦力过大而导致豆腐破碎,这样子切出来的每一块豆腐都是非常完整,而且表面非常光滑的,在煎豆腐的时候就不容易出现破损的情况。其次,在煎豆腐的过程当中,应该放入大量的食用油,并且等到油温变得非常高的时候,将豆腐一片一片整齐地摆放在锅中。不能一股脑儿的将所有的豆腐全部都倒入锅中,否则,很容易导致在翻豆腐的过程当中,将豆腐铲碎。
很多人之所以在烹饪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豆腐破损的情况,那是因为在切豆腐的时候没有在刀背上抹油,导致摩擦力过大而出现豆腐粘连,或者是豆腐表面不光滑的情况。其次,在煎豆腐的时候喜欢油温一升高就将豆腐放到锅中去,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只有油温非常高的情况下,才能够让豆腐短时间内裹上一层脆皮,防止豆腐破碎。
只要在煎豆腐的过程当中,让豆腐通过油炸的方式表面形成一层脆皮,就能够防止在煎豆腐的过程当中出现破碎的情况。当豆腐被油炸成型之后,我们就可以拿豆腐来烹饪豆腐煲或者是肉末豆腐,因为豆腐和猪肉油脂结合在一起,就能够迸发出一种非常鲜美的味道。按照这样的方法,就不会再下次烹饪豆腐的时候出现豆腐容易破损的情况了。
豆腐要怎么样烹饪才能入味?
豆腐是传统的中国食品,美味而养生,俗称植物肉,含有高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易消化吸收。豆腐的做法有很多,但是家常豆腐确是经典的四川家常菜的做法。烹饪豆腐,通常建议使用猪油,猪油做出来的豆腐会比较香一些。炸豆腐的油温七成热,火太小,炸出来的豆腐达不到外焦里嫩的效果,火太大,豆腐很快就糊掉了。如果你喜欢吃更酥脆一点的炸豆腐,那就一定要在豆腐控水后,先裹上一层玉米淀粉,再下锅煎炸,这样表皮会像炸鸡一样香酥,而且不油腻,素豆腐比肉还好吃。
豆腐不能切得太薄,否则一煎就成薄脆了,太厚不行,烧的时候不宜入味。五花肉切得越薄越好,此处的五花肉主要提提味的作用,肉越薄香味出的越多,最后烧出的豆腐就越好吃。豆腐选择老嫩都行,以老豆腐为佳,可在炸之前扑一层干淀粉。如果底油少,可在下入豆腐时烹少许水,易使豆腐入味。自制的辣椒酱、酱油、花椒油、芝麻油、味精、姜蒜切末、小米辣切碎、葱切成葱花、香菜切碎、藿香切碎,按个人喜好将以上食材调制蘸酱。
香椿芽拌豆腐,豆腐切指甲盖大小焯水装盘,香椿芽切末盖在豆腐上,加适量凉拌酱油和少许香油,大功告成。鱼香豆腐外焦里嫩,酸甜可口是一道传统的四川菜肴,适合吃米饭。好吃的豆腐做法还有很多,但其实豆腐无论用什么做法,就算是用简单的用一根小葱拌成的豆腐,都是会让人吃得津津有味的。
在炒制的时候,一定要小火慢炒,还要不停翻动,当菜里的水分炒没,小豆腐呈现松松散散的状态时才会更好吃。这个过程较长。
制豆腐时石膏有什么作用
豆腐营养丰富,口感嫩滑。然而,煮豆腐最怕无味,尤其是在炒豆腐的时候。下面就有两个方法,可以让豆腐很好的入味,简单易操作。
方法一:在做豆腐之前,将豆腐浸泡在盐水中一段时间。先炒豆腐,让它外面脆,里面嫩.然后把它放在煮好的汤里,让豆腐吸收汤里的美味汁液,最后把它拿出来。然后第一次把它放入调味料一起煮。先把你想做的酱煮开,冷却,然后把豆腐放进去,然后煮开,关小火,煮15分钟,关小火,闷半小时左右。
方法二:买的豆腐应该切成小块,然后用自来水清洗去豆腥味,然后加入开水(足以淹没豆腐)和盐(盐的量是烹饪的两倍)浸泡半小时。或者,豆腐可以切片或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这样烹饪时就容易品尝了。刚买的豆腐有很多水,所以可以把它放在一个稍微重一点的盘子里,然后压上30分钟左右,然后把豆腐里的水抽干,然后煮熟,这让豆腐尝起来更容易。准备一个盛满开水的碗,加入适量的盐,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盐开水中浸泡,3分钟后沥干豆腐水。
豆腐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而且对预防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疗效。这是因为豆腐含有一种叫皂甙的物质,它可以防止导致动脉硬化的氧化脂质的产生。
吃豆腐可以抵制、预防并且改善记忆和精神集中。豆腐中富含的一些元素有利于血管、神经和大脑的发育。促进食欲和成长,豆腐可以使我们的营养更加丰富并且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功能。吃豆腐还可以预防和抵抗骨质疏松症,还有益于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它能增加血液中造血功能的铁含量。
豆腐点浆老嫩怎样控制
石膏是电解质,所谓“点”豆腐,就是在蛋白质胶体中加入足够的电解质,用电解质中带正电荷的钙镁离子中和掉蛋白质胶粒所带的负电荷。由于蛋白质分子间没有了静电斥力,分散的蛋白质胶粒就聚集沉降下来,成为豆腐。
这个过程被称作“胶体聚沉”,这个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属于物理过程。最后,将豆花挤出水分,就变成了豆腐。豆花和豆腐,就是凝聚的豆类蛋白质。
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还有少量硅酸、氢氧化铝等。用石膏凝固的豆花水含量在90%左右,质地细嫩。
扩展资料
豆腐的保存方法
1、冰箱保存
豆腐放的时间长了之后很容易变粘,影响口感,只要把豆腐放在盐水中煮开,放凉后之后连水一起放在保鲜盒里再放进冰箱,则至少可以存放一个星期不变质。
鲜豆腐可以冷藏保存,真空包装的豆腐一旦包装被打开就必须保存好,可将之放入水中,然后用密封盒装好放在冰箱里。每隔两天换水的话,可以保存一周。
2、冷冻保存
冷冻后的豆腐更有弹性,颜色泛黄。烹饪前应在冰箱内解冻,从而尽可能少地改变其质地并防止滋生细菌。但是,最好当天的豆腐当天吃。
百度百科—豆腐
人民网—卤水为什么能“点”豆腐?带你了解胶体聚沉
烹饪基本原理
决定豆腐点浆老嫩,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点豆腐的材料不同,想吃嫩豆腐可以选择用石膏点,想吃老豆腐可以用卤水或酸浆点制,豆腐因凝固剂的不同进而导致豆腐制作效果不同。
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点浆成分:
一是以盐卤为凝固剂制得的北方豆腐,质地较硬。
二是以石膏粉为凝固剂的南方豆腐,质地比较娇嫩。
三是以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的内酯豆腐。这种豆腐结合i南北豆腐的优点,是一种新型豆腐。
点浆过程中,豆腐的成型和豆浆浓度、盐卤浓度、浆卤比例、搅拌方式、点浆温度、蹲脑时间等因素有关,都会影响着点浆效果,进而决定着豆腐最后的定型。
以下为白醋点豆腐具体做法:
所需材料为黄豆400g、水2400g、白醋100g
1、将黄豆放入水中浸泡一夜,泡好的黄豆如图所示。
2、再将泡好的黄豆放到料理机里,磨成浓豆浆,豆浆越浓豆腐越老。
3、将打好的豆浆过滤出豆渣,要多过滤几遍把豆渣去干净。
4、过滤完的豆浆煮开,中小火再煮8分钟。(要区分是否为假沸)
5、关火后5分钟,开始加醋,分次加,边加边搅拌。
6、搅着搅着,上面出水了,豆浆翻花了,停止搅拌。
7、准备电饭锅上面的蒸格,盖上屉布,豆花倒入屉布中,水自己就流出去了。
8、找一个底部跟电饭锅蒸格差不多并且还要略小的盆,压在上面,再找个重物压上面。
9、一个小时过后,水过滤的差不多了,揭开屉布,豆腐呈块状即可。
我国的烹饪,历来讲究色、香、味俱佳。色、香、味俱佳原理,可以说是烹饪的基本原理。
要使菜肴色佳,最重要的是,将色科学地加组合。
1、调和色的组合
调和色的组合效果是统一协调,优美柔和,简朴素雅。但由于色彩之间具有更多的共同因素,所以对比较弱,容易产生同化作用。在面积相当的情况下,两色差别都较模糊,造成平淡单调,缺乏力量的弱点。
在过于调和的色彩组合中,以对比色作为点缀,形成局部小对比,这是增强色彩活力的有效办法;也可以用适当的色线勾出轮廓,以增加对比因素,加以补救。
2、对比色的组合
如果调和色以柔美统一见长,那么对比色的组合则以矛盾对立为特点,以鲜明的对照,浓郁的气氛,强烈的刺而获得独特的效果。这是调和色所办不到的。正因为如此,又易因对比强烈而刺激过度,甚至使人感到昏眩、烦躁,这又是它逊于调和色组合之处。
3、色彩面积不同的组合
调和色的组合,在面积相近时,各色的变化不大,组合的效果仍是调和的。两色彩的面积相差悬殊时,色彩有了变化,结果增加了两色组合的对比因素,使组合效果较佳。例如采用小间隔的同种色组合时,若以小面积的淡色包围大面积的浓色,效果便较面积相枋时为好。若以小面积的浓色包围大面积的淡色时,效果更佳。
对比色的组合,如互为补色的红与绿,在面积相近时,双方的对立性过强,组合效果对比过强犹如一位姑娘上穿红色绸衣,下穿绿色裤子,鲜明地表现性格的活跃,与众不同,对于文静性格的姑娘来说,则认为是过分的。但在色彩面积相差悬殊时,由于一色的主导地位大大加强,另一色的抗争能力大为削弱,组合效果便较为调和了,而这种调和又是以强烈对比为基础的,便显得总的效果十分和谐。还是以红配绿这两色为例,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红配绿,丑得哭",这是就面积相当的搭配而言的;但是以大面积的绿色军服上,配上两小块红色的领章,或在补贴口上镶一线红边,穿在一位年轻女兵的身上,则红与绿的对立性格又大为减弱,出现了和谐的效果,表现出军人的庄重。
所以,面积对比的作用,能使调和色的组合增强对比,又能使对比色的组合增强调和,有时竟使本为极差的色彩组合,变为极好的色彩组合。
总之,从色彩组合的效果来看,无论调和色或对比色的组合,都以面积对比的方式为宜,面积对比是装饰色彩处理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假如对比效果过强,那么可以对色彩的面积加以变动,即可补救、减弱。
4、色线对配色的影响
线条对色彩组合的效果也产生影响。调和色的组合,两色交界处比较模糊,若以线条从中隔开,削弱视觉的合色作用,使双方能较清楚地显示出本身的特点,对比因素便有所增强,沉闷气氛有所打破。再看,两补色组合,本来极为刺激,两色交界处更加对垒,过分紧张。如用线条隔开,则形势可望缓和。
这种方法,在作画中便时常应用,在形状底稿上涂上颜色后,形象不清晰,于是用墨线一色轮廓,色彩和形体便见生动和谐。而黑色是种特种色,前已叙述,它是一种与大多数色彩均能构成调和关系的颜色。装饰色彩中常用它来勾轮廓,效果同用绘画笔色一样。
5、多色的组合
墨置于两明色之间,因光度的对比,效果很好。如红与红橙组合,本过于调和,这时如果间以黑色,效果便很和谐。黑置于同种色之中,在光度上与同种色中低光度者调和,与高光度者形成对比,效果较好。黑与青、黑与橙,光度上都有距离,组合效果也好。
白与冷色组合的效果胜与暖色组合。白与明暗两色组合,则在光度上与明色调和,与暗色对比,效果也好。
红与青、黄与青、青与橙、红与紫、青与绿、橙与紫、绿与紫等,用白色加进去与它们组合,其效果便较用黑色加进去组合为好。
黑、白、灰三色组合,以灰色在黑白之中时,效果最好。
(二)香
调香原理是从化学和物理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烹饪工艺中使菜肴面点生香的原理。其中包括吸附、渗透、溶解、挥发等。
气味可以挥发自不必赘述。为什么调香原理中还有渗透、溶解现象呢?这是因为脂肪是香味物质特好的粘结物,而绝大部分香味物质是亲脂性的。香味物质的挥发分子与脂肪结合被吸着;水同油脂一样也有这种性质,不过性质较弱,且只能吸着亲水性的香味分子。由于油脂和水可以渗透,那些随着的香味物质自可以跟着渗透了。浓度大的香味油质和香味水,可以分散在水液中,因此,可以看作味物质具有溶解性质了。
1、挥发
有些食物(如水果),在常温下其香味成分能不断挥发,又如小麻油,常温下能挥发强烈的香气。将这些食物或香料置于菜点中,自能增加菜点的香味。如在凉拌制中加入小麻油,在热菜、汤菜中淋入小麻油,都是利用香料的挥发原理。
又如在凉菜中拌入醋,在热菜出锅前滴入醋,使醋分子挥发于空气中,也是利用挥发原理,使菜肴发出酸香味。
在"水煮牛肉"这款菜中,起锅装碗后,将碎干辣椒、花椒撒在牛肉上,然后再取烧热的热油,淋在干辣椒、花椒的面上,生出香味,也是利用挥发原理。
2、吸附
香料中的发香成分在热烹过程中,有浓烈的香气分子挥发出来,这时如果用油脂将其吸附,然后用这种油脂去烹调菜料,会使菜点具有香气。这种香气在装盘后,不断挥发,另外通过口腔咀嚼,一部分香气则通过口腔内部达到鼻腔,从而被感知。
炒菜时,锅热后下油少许,油冒烟后投入葱、蒜。葱蒜在高温油中,内部香气分子挥发,大部分飘散在厨房空气中,另一部分则被油脂吸附,再下入原料翻炒,那些吸附了香分子的油脂便裹附在菜料表面,品尝时,除嗅到不断挥发出的香气(其中包括葱、蒜香)外,通过口腔咀嚼,再一次从鼻咽呼气时,感觉到葱、蒜香气和食物的原香味。
熏制菜肴时,将糖、锯末、花生壳、香树叶等作为熏料,加温使熏料冒浓烟,这浓烟将原料熏制,其中大部分浓烟散发于厨房空气中,只有少部分被吸附中原料表面。这些被原料吸附的熏料香气,然后再缓慢地发于盘子上空,另外在咀嚼时有些香气分子,再度被鼻腔感知其烟香味。
3、渗透
香气分子具有亲脂性,香气分子容易被油脂吸附。当肉类原料与植物原料共烹时,香气分子能跟着油脂渗透到植物原料中去,使植物原料具有肉香味;而吸附于水溶液或油脂中的蔬菜香气分子,则依相反的途径渗透到肉中,使肉中具有蔬菜香味。我们常说的"菜中有肉味,肉中有菜味",除了指滋味以外,也是指的香味。
包子或饺子的面皮,成熟后具有肉香味,也是由于肉中的香气分子渗透和被吸附到面皮中所致。
4、溶解
在一些有汤液的菜肴中,除了菜料本身有香气外,汤液也异常鲜美香醇。汤液中的香气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原料中的产香成分,首先附着于原料的油脂中,或附着于原料的自由水分子中,然后随着油脂或水分溶解或分散在汤液中;另一部分是香料中的香气分子,也可溶解于汤液中。
例如"椒醋活鱼"这道菜,经过汤煮,鱼中的香味成分挥发出香气分子,附着在鱼肉的脂肪上,或者亲合在鱼体中的自由水分子上,然后再溶解于鱼汤中;烹调时加进的醋、胡椒、葱姜、黄酒、油脂等,这些调料的香味分子,一部分进入鱼肉,一部分溶解于鱼汤中。
菜点要生香,往往要先除去异气。而去除异气同样是离不开挥发、吸附、渗透、溶解这些原理。
例如要除掉动物内脏的异气,首先应要摘除异味最重的油脂,因为附着于内脏周围的油脂,吸附着大量的异气分子。去掉油脂的内脏再用水煮,在加热过程中使异气挥发加速直至减弱,热也使那些残留的带有异气的油脂,继续溶解在沸水中,通过换水再煮,当可使内脏的异气逐步清除。
为去除羊肉的膻气,可与萝卜块同煮,羊肉的膻气分子,渗透在萝卜中并被它吸附,则羊肉的膻气当减弱。
5、矫臭
辛香料的气味可以抑制肉类特有的不快气味,具有矫臭、矫味、赋予芳香的作用。常用的葱、大蒜、葱头、胡椒、花椒、辣椒、茴香、生姜、食醋、酱油、黄油等。它们在受热时散发香气,用以矫正腥、膻、臊、臭等异味。
动物原料当有轻质时,常用油炸的方法加以矫臭。例如不太新鲜的鱼,就要用红烧或炸的方法,而不能用清蒸的方法,因为油炸的温度比清蒸或水煮的温度高,原料在热油的作用下,能生成更多的香气成分,达到矫臭的目的。
水产品中鱼臭味的主体成分为六氢吡啶类化合物。当六氢吡啶和附在鱼体表面的乙醛聚合,便生成河川鱼臭味。在鱼体表面的粘液内,血液内部都含有氨基戊醛,所以有强烈的腥臭味。
鲜鱼体中含有氧化三甲胺,随着鱼的新鲜程度降低,该物质被细菌腐败产生的还原酶还原成三甲胺。尤其是鲨鱼类鲜度降低时会发生强烈的腐败腥臭味,这是由于肌肉中含有多量氧化三甲胺都被还原成三甲胺。
一般淡水鱼中所含的氧化三甲胺较海水鱼少,故当其新鲜程度降低时,其腥臭味不象海水鱼那样强烈。
鲜度降低的臭气成分有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粪臭素以及脂肪酸氧化的生成物等,这些物质都是弱碱性物质,当添加醋酸等酸性溶液使其呈中性盐物质时,臭气便可大减。
鱼体表面的粘液中含有蛋白质、卵磷酯、氨基酸等,因细菌的作用产生氨、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粪臭素等。三甲胺和有些成分可以溶解在酒精中,烹调加热时,随着酒粗的蒸发也把这些成分蒸发掉了。
去腥味的酒最适合的是黄酒,因黄酒中含有多种有鲜味的氨基酸,它们有的与鱼中的鲜味成分相和,有味的相乘作用,从而提高了鱼菜的鲜味程度。
此外,做鱼时还可适量加糖,因为糖分解后能生成醛,醛基有还原性,性质活泼,容易和其它物质结合,糖和鱼中的氨基酸等在高温下形成甲基糖醛,是诱人的鱼香成分之一。
(三)味
在烹调过程中,当两种能上能下的原料调在一起时,各自的性质要发生变化,最后各自体现出一种新味,这种新味有三种情况:
一种表现为调和的结果,也就是它们之中至少有一种原料本味,比以前有改善,或者都有改善。例如"霉干菜烧肉","青菜烧豆腐"。这是人们希求的。
另一种表现为变化不大,也就是它们相处以后,各自的本味在搭配成菜与单独成菜无大区别,例如豆腐烧腐竹,茭白炒笋片,土豆烧板栗。这种情况,看来是多此一举,但如果认为从营养的搭配,或从色彩的搭配有好处的话,那么这仍然是可取的。例如红萝卜丝共炒。
最后一种搭配,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存在有串味的情况,例如羊肉炒虾仁肥肠烧鲫鱼。这是人们所不企求的。
将多种原料互相搭配,在中国烹饪也讲究原料之间的搭配,但着眼于各自烹调,最后在盘中共处,各占一方,体现一种抽象的造型和色彩的对比或调和,另有一番风格。而中国烹饪原料的搭配,讲究在烹调过程中相配,着眼于味的调和,表现为味的和谐之美。这是中国烹饪的独到之处。
那么,原料的搭配有什么规律或原理可循呢?我们在这里提出三条法则:
1、浓配淡。例如雪菜炒青豆、香椿拌豆腐。
2、厚配薄。例如网油烤鱼扇、芋头蒸肉。
3、脆配软。例如宫保鸡丁、松子豆腐。
但是上述这几条中,除了脆与软外,浓、淡、厚、薄等仍不可捉摸。为此,将中国烹饪中,最常见、最爱与它物搭配的原料,归为几类:
脂肪类:猪肉、猪网油、猪油、植物油。
蛋白类:豆腐、豆干、豆豉、鸡蛋。
淀粉类:面粉、粉皮、土豆、板栗、莲子、藕。
纤维类:黄瓜、莴笋、菜心、绿豆芽、萝卜。
脆爽类:笋、木耳、荸荠、核桃、松子、锅巴。
浓鲜类:虾籽、蟹黄、蟹肉、干贝、虾米、虾、香菇、鲜蘑、瘦火腿、鸡、鱼。
浓香类:香菇、雪菜、梅干菜、冬菜、香椿、香菜、韭、青蒜、瘦火腿、水果、榨菜、大头菜
这个分类是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而不根据营养成分进行的,因为土喜和藕并不都是淀粉,面粉中亦含有蛋白质。
在这个分类中没有列入牛肉、羊肉、猪肠、肺、腰,它们属于易串味的原料,一般不与它物搭配;但也有配得理想的,如土豆烧牛肉、萝卜烧羊肉,芹菜炒牛肉丝等。鸭也没及列入,因为鸭与鸡就不宜相配。鱼虽然列入了,但鱼还是自成其菜的多,它本身已经够美的了。在这个分类,最为活跃的是猪肉、笋、面,它们可以称为化学无素的话,则是最活泼的元素;相反,牛肉、羊肉、肠都属于惰性元素。
面粉也可以与任何东西搭配其结果开辟了另一类领域--面点。由于面粉的营养成分,不仅含有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为了克服传统筵席中营养搭配碳水化合物的不足,大力研究"面菜"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改善筵席的色、香、味和营养,今后还庆大力提倡豆制品、水果与各种原料的搭配。
1)浓配淡。如蟹黄海参、香椿拌豆腐、开洋菜花、榨菜肉丝等等。
2)厚配薄。如板栗烧肉、荷包鱼、萝卜丝氽卿鱼等等。
3)脆配软。宫保鸡丁、锅巴虾仁、枸子豆腐、冬笋肉丝、松子鱼糕等等。
松子鱼糕等等。
另外,还有"全家福",是由火腿、海参、鸡脯、鱼片、肚丝、鲍鱼、玉兰片、海米、干贝等烧烩布成。有的则用鱼片、猪腰、鸡肫、鸭脚、鱼肚、鸡肉、猪肚、冬笋、复杂菇等组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