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磨豆腐和卤水豆腐区别-小磨豆腐和老豆腐区别在哪儿

1、用新的嫩豆磨成的豆腐,更多优点,吃起来嫩而不滑,细而不流,软而不粘,糊而不腻,爽然适口、碧绿诱人,加上特有鲜美的扑鼻香气,真使人闻闻亦馋涎欲滴。

2.一般黄豆都适合做豆腐,选择色泽均匀的,颗粒饱满的,先用水泡,然后打浆,过滤,煮好以后用石膏水,或是老卤,或是豆腐王等兑进去,马上搅匀。

区别新豆与陈豆:

从色泽上看新黄豆颜色比较黄,且有光泽。陈黄豆颜色比较淡,皮没有光泽。

咬开,新黄豆的豆瓣为白色,没有杂色。陈黄豆的豆瓣略发黄,越陈的黄豆色泽越不匀,甚至会掺杂有霉坏的豆子。另外,色泽太鲜亮的也不能要,可能是商家着色的。

最有效的办法是生豆芽,新豆出芽全,长势好,芽也饱满。陈黄豆出芽低,芽也相对不好。三年以上的豆基本不出芽了。

方法:

1、泡豆 将精选好的豆子浸泡于水中。夏天用凉水,冬季用温水,水没豆约6~10厘米深。泡豆程度以用手捏豆粒表皮随即脱出为好。

2、打浆 将泡好的豆子用打浆机打成浆。(水与豆的重量比为7:1)。

3、煮沸 往锅内加1/2浆量的水。煮沸后,把打磨好的豆浆倒进锅内,烧开后用30克植物油或油底子放入锅内杀去泡沫。

4、滤渣 用白纱布把煮好的豆浆过滤除去豆渣。纱布要细些,否则豆渣去不净,会使豆腐粗糙,降低品质。

5、点浆 把滤出的浆倒回锅里,用小火加热,约10分钟后,向锅内加入葡萄糖酸内酯(用量为豆浆量的千分之一至二),少量的、一勺一勺的加,不可一次就加很大量。同时,从锅的周围均匀加热,切忌火力集中在锅中心造成中心开花,影响豆腐产量。点浆时,开始可略多些,以后逐渐减少,看到豆腐花从周围向中央集中或有芝麻粒状形成时,停止点浆。过5~10分钟,豆腐即熟了。

6、成型 把煮熟的豆腐舀在豆腐模子内压制成型即可。

网络用语“老豆腐”是什么意思?

老豆腐与嫩豆腐的区别是:口感质地不同、制作方法不同、含水量不同。

1、口感质地不同

老豆腐的质地更加紧密,颜色发黄,不太容易碎,所以口感更加扎实一点。

嫩豆腐则细腻滑嫩,颜色洁白,比较容易碎,所以口感上有一种入口即化的柔嫩感。

2、制作方法不同

老豆腐是用卤水作为凝固剂,使得豆腐成型,在成型之后用豆腐压豆腐的方法进行压榨,使豆腐排水,故而制作出来的老豆腐坚挺有弹性,硬度高。

嫩豆腐则是用石膏或者“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它们的凝固速度比卤水要慢,最后制作出来的嫩豆腐也比老豆腐来的软。

3、营养价值不同

相比老豆腐,嫩豆腐的含水量更高。而从含钙来看,嫩豆腐的钙含量比老豆腐低一些,内酯豆腐可以忽略。

一、豆腐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黄豆清杂→泡豆→磨浆→煮浆→点浆→蹲脑→破脑→上脑→包布→压制→成品

1、黄豆清杂,泡豆

黄豆清杂的目的是为了去掉混在黄豆原料中的杂质。杂质不清除,既会影响豆腐成品的质量和卫生,也会影响到豆腐机器。产量小的可以采用人进行清杂,产量大的可以选用自动化的黄豆清理浸泡系统,节省人工,提高生产效率。

将清杂后的黄豆倒入容器中,加水进行浸泡。用水量为黄豆质量的2.5-3倍为宜,浸泡时间与水温有关,春秋季浸泡时间在10-15小时,夏季浸泡时间5-10个小时,冬季浸泡时间15-24个小时。

2、磨浆,煮浆

将浸泡好的黄豆倒入磨浆机,加水,把黄豆磨成豆浆,磨出的渣加水搅拌再磨1-2遍。磨好的豆浆抽进煮浆设备里,开始进行煮浆。煮浆有传统大锅煮浆,电加热煮浆以及蒸汽煮浆。根据豆腐产量的多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煮浆方式。

3、点浆,蹲脑

煮开的豆浆添加凝固剂进行点浆,形成豆脑。不同的凝固剂,最后做出来的豆腐也不一样。常用的凝固剂有石膏,卤水,内酯,也有传统的酸浆。点浆后形成的豆脑,需要静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叫蹲脑,也叫养脑,让凝固剂与蛋白质进行充分的反应。用内酯点浆做豆腐,不需要进行蹲脑,工艺上有区别。

4、破脑,上脑,包布,压制

蹲脑结束后,进行破脑,排出一部分黄浆水。在豆腐模具筐内摊上豆腐布,将豆脑盛入模具筐内,将豆脑用豆腐布包好,加上压盖,进行压制。压制的时间与压制的力度有关,传统制作方法是用石头或者其他重物,也有的用千斤顶压制,这两种压制时间比较长,效率比较低。现在采用的是气压,压制速度快,没有二次污染,豆腐成型好。

四种常见豆腐 究竟哪种最营养

“吃豆腐”就是近年来在国内流行的词“”在民间的说法。

据说,旧时豆腐店多为夫妻店,丈夫半夜起来磨豆腐,白天由妻子卖豆腐,豆腐店老板娘以豆腐为常食,自然生得细皮嫩肉,同时为招徕顾客未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且动手动脚。于是,吃醋的老婆们不满意了,以“你今天又去吃豆腐了?”来训斥丈夫。以后,“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于是“老豆腐”就解释为“老被人家吃的豆腐”——老是被别人调情的女孩。

不同豆腐,营养有别。传统的中国豆腐是将黄豆浸泡于清水,泡涨变软后磨成豆浆,然后用盐卤或石膏“点卤”,使豆浆中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凝聚而成。市场上的豆腐主要有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假豆腐”等几大类。

北豆腐(老豆腐):

一般以盐卤(氯化镁)点制,其特点是硬度较大、韧性较强、含水量较低,口感很“粗”,味微甜略苦,但蛋白质含量最高,宜煎、炸、做馅等。

尽管北豆腐有点苦味,但其镁、钙的含量更高一些,能帮助降低血压和血管紧张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有强健骨骼和牙齿的作用。

南豆腐(称嫩豆腐、软豆腐)

一般以石膏(硫酸钙)点制,其特点是质地细嫩,富有弹性,含水量大,味甘而鲜,蛋白质含量在5%以上。

调宜拌、炒、烩、氽、烧及作羹等。

内酯豆腐

抛弃了老一代的卤水和石膏,改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添加海藻糖和植物胶之类物质保水。

虽然质地细腻,口感水嫩,但没有传统的豆腐有营养。这是因为,一来大豆含量少了,吃起来没有豆腐味;二来豆腐的钙和镁主要来自石膏和卤水,而葡萄糖酸内酯凝固剂既不含钙也不含镁,营养价值因而下降。

“假豆腐”

现在市场上还有许多“花样豆腐”:日本豆腐、杏仁豆腐、奶豆腐、鸡蛋豆腐等。虽然同叫“豆腐”,模样都是水润白嫩,吃起来口感爽滑,但却和豆腐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这些“豆腐食品”的原料中压根没有大豆。

以日本豆腐为例,其实,就是用鸡蛋制成胶体溶液后凝固制成的“鸡蛋豆腐”。...............